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给予已退休的原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生活补贴费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1:35:10  浏览:817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给予已退休的原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生活补贴费的通知

国务院侨办、劳动人事部 等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给予已退休的原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生活补贴费的通知
国务院侨办、劳动人事部、财政部



为更好地落实中央“对归侨物质待遇,原则上都可略为从优一点”的指示,为有利于扩大海外影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决定:对原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现居国内成员中的退休人员,由现支付退休金的单位,每月发给定额生活补贴费。发放额原则上不低于本人退休
前标准工资的25—40%。但补贴费与现本人所领退休金之和,不得超过退休前的标准工资总额。所需资金来源:企业单位列入营业外开支;行政、事业单位从行政事业费中开支。
本通知从发布之月起开始执行。



1986年12月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鄂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关于印发《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07年06月08日

鄂州政发〔2007〕15号

各区、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鄂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OO七年五月十六日



鄂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重点援助,更好地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承担具体日常事务,市财政、公安、建设、城管、民政、卫生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参与和配合。
  第三条 本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各类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管理工作。
  第二章 公益性岗位分类及安置对象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公益性岗位具体范围包括:
  (一)社会性公益岗位。 如治安协管、交通协管、城市协管、
广场管理、城市环卫、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等。
  (二)社区性公益岗位。如社区保洁、保绿、保安、门栋关照、治安自防、托老托幼、残疾人服务、公共设施维护、农贸市场管理、停车管理等。
  (三)单位性公益岗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定编以外的工勤服务岗位,如后勤保障、门卫保安、门前三包、保洁绿化、设施设备维护等。
  (四)政府出资开发适合安置就业援助对象的其它公益性岗位。
  第五条 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的条件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要求确定。
  第六条 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下列就业援助对象:
  (一)持《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
  (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
  (三)下岗失业2人以上的家庭或“零就业”家庭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员;
  (四)其它就业困难人员。
  第三章 公益性岗位开发
  第七条 公益性岗位开发实行申报制度。凡有公益性岗位需求的机关事业单位、街道、乡镇和社区,应在每年1月31日前向市劳动保障部门报送《鄂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申报表》,内容包括申报事由、岗位名称、岗位数量、工作内容、上岗条件、工资待遇等情况。
  第八条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定编以外的工勤服务岗位应作为公益性岗位在就业援助对象中聘用。各街道、乡镇、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用于安置就业援助对象。
  第九条 市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岗位需求和就业援助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年度开发安置计划,并在《鄂州日报》发布公益性岗位年度开发安置计划公告。
  第十条 本市城镇公益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在全市下岗失业人数之和的20%以内,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援助期限为三年。现行政策审批截止时间暂定至2008年底。
  第四章 公益性岗位申请与安置
  第十一条 公益性岗位人员安置的条件和程序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一)申请程序
  1、个人申请。就业援助对象根据公益性岗位年度开发安置公告的范围和条件,填报《鄂州市公益性岗位上岗申请登记表》。
  2、乡镇、社区审查。在接到个人申请登记表后的五个工作日内,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调查核实是否符合就业援助对象条件,并签署意见。
  3、区、街道复审。区、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对乡镇、社区初审结果进行复核,并在七个工作日内报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
  4、确认公示。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在区、乡镇、街道、社区审核的基础上确认申请人资格,并在七个工作日内将认定的申请人员名单通知所在社区公示一周。
  (二)安置程序
  1、综合用人单位的公益岗位需求,市劳动保障部门确定本年度岗位数量并提供就业援助对象。
  2、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条件,由用人单位和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岗前培训,并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3、培训合格的申请人根据各自的择岗意愿和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填报择岗申请。
  4、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对申请人组织面试考核,择优录用。
  5、综合用人单位录用名单,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在《鄂州日报》上公示。
  6、用人单位与公示无异议的录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报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备案。劳动合同按年度签订,有试用期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第五章 上岗人员待遇
  第十二条 在公益性岗位上安置的就业援助对象,按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50%给予岗位补贴,由市财政部门从就业再就业资金中列支。岗位工资由用人单位另行发放。工资和岗位补贴合计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三条 在公益岗位上安置的就业援助对象,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在相应的期限内享受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补贴。具体补贴的金额以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当年本市社会保险缴费比率确定,个人缴纳部分由本人承担。属于续保的,按续保条件缴纳社会保险费,属于新参保的,按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
  第十四条 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资金实行财政直达。即由财政就业再就业资金专户直接划拨至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再就业资金支出专户,并进入公益岗位人员在银行设立的个人帐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核减或挪用。
  第六章 公益性岗位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 公益岗位人员由用人单位直接管理,负责与上岗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具体岗位职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实行考勤制度。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对上岗人员统一标志上岗,对其上岗情况进行考勤,作为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发放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公益性岗位管理实行考核检查制度。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检查、考核,检查考核不合格的,应限期进行整改。经整改仍未达到要求,停止其使用公益岗位人员资格。
  第十八条 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公益性岗位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并函告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停止发放各项补贴:
  (一)通过其他途径已实现就业再就业的;
  (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或死亡的;
  (三)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四)无故旷工连续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的;
  (五)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管理制度的;
  (六)有违法行为的。
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应根据岗位缺岗情况和用人单位意见,及时在其它符合公益岗位上岗条件人员中提供人员进行补充。
  第十九条 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岗位开发业务指导和岗位使用、待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安置、聘用、检查、监督的相关单位和经办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依法依纪处理。
  公益性岗位申请人员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违反政策获取公益岗位上岗资格、岗位名额、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的,依法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报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酒泉市监察机关对招投标和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实施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酒泉市监察机关对招投标和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实施办法的通知(2003/11/11)

2003-11-11 酒政发〔2003〕17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事业单位:

  《酒泉市监察机关对招投标和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酒泉市监察机关对招投标和政府集中采购监督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充分行使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切实、有效地对招投标和集中采购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促进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法定监管职责,预防招投标和集中采购活动中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根据《行政监察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市监察局及各县(市、区)监察机关负责本辖区内政府统一组织的各类工程项目招投标和集中采购活动监督工作。监督范围包括: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必须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含符合邀请招标条件的邀标方式)进行的建筑、城市基础设施、水利、水电、道路(桥、涵)、林(农)业等工程建设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招投标、拍卖活动;非营利性医疗单位医疗器械、药品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涉及政府采购目录范围的货物类、工程类、服务类采购活动。

  第三条 监督重点

  一、招投标和集中采购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及其下列相关环节:

  1、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统称招标人)是否按规定时限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采购)信息,发布的招标(采购)信息是否真实,内容是否齐全;

  2、招标方式、办法、标准、要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3、招标活动有无歧视性、倾向性、排斥性行为;

  4、开标、评标、定标的方式、办法、标准、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发标的种类、数量、规格等是否与招标文件中所载一致;

  5、评标委员会、专家小组或询价小组组成人员的确定方式、资格预审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工作中有无违法违规行为。

  二、参与招投标和集中采购活动的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

  第四条 监督方式

  采取事前、事中、事后三种监督方式。对具体的招投标和集中采购活动,除加强事前监督外,监察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下述后两种或一种方式进行监督:

  1、事前监督:主要是监督招标人依法向社会发布招标(采购)信息、投标资格预审等情况。招标人必须在发布招投标(采购)信息之日起三日内将《招投标(集中采购)通知单》和招标文件送达监察机关。监察机关应在收到《通知单》后,及时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对招标文件中存疑事项,可通知招标人补送资料;对其中涉及违法违规的,要及时提出纠正建议、意见。

  2、事中监督:主要是对发标、评标、定标各环节的监督。监察机关负责对招投标和集中采购执行机构送达的《招投标(集中采购)通知单》和有关资料进行预审,并根据招标文件预审结果提出是否对发标、评标、定标现场监督的意见,经分管领导签批后,可派专人到场实施监督。

  为保证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凡需监察人员签字的有关文件,在招标(采购)仪式结束后三日内办理。

  3、事后监督:主要是对群众举报有违法违纪问题的招标(采购)活动进行调查,对未实施到场监督的招标(采购)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对重点工程预决算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第五条 招标人未按规定时限送达《招投标(集中采购)通知单》和招标文件的,监察机关原则上不参与开标、评标、定标活动的现场监督,但要主动加强事后监督。对有意规避监督的提出批评。

  第六条 监察机关公务人员未经分管领导批准,不得私自参加对发标、开标、评标、定标环节的现场监督,更不得在相关文件上签名或者干扰正常的发标、开标、评标、定标工作。违者,将追究当事人的纪律责任,对在相关文件上的签字不予认可。

  凡参加现场监督的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因不正确履行职责,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给予批评教育;后果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行政处分。

  第七条 监察机关要对招投标(政府集中采购)做好分类登记,建立档案。

  第八条 凡在招投标(采购)活动中,涉及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滥用职权、暗箱操作、明招暗定、规避法律监督以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管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招标人或投标人合法权益等严重后果的,监察机关要及时立案查处,对涉及的有关代理机构和人员,要及时移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九条 本办法由酒泉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